(相关资料图)
网评:寓教于劳,育才于勤
来源:人民日报 作者:丁雅诵
走进校园农场,挥锹铲土、提水浇灌,种下绿色的希望;系上围裙、烹饪一桌美食,在劳动中感受亲情、传承家风;动手动脑,体验木工、泥塑等非遗技艺,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……如今,内容丰富、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,让莘莘学子在实践中切实感悟到劳动之美。
“不惰者,众善之师也。”生活靠劳动创造,人生也靠劳动创造。在孩子们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,让他们懂得物力维艰的道理,培育自立自强的精神,才能使其在思想、品格上获得长久的滋养。自2022年秋季学期劳动教育“独立成课”以来,各学校对劳动课程换挡升级,劳动教育被淡化、弱化的现象得到扭转。越来越多人意识到,只有让孩子亲历情境、亲手操作、亲身体验,真正挥洒劳动的汗水,才能收获劳动的快乐、理解劳动的意义。
劳动是成长的必修课,但如何上好这堂课,依然期待各方的实践与探索。劳动教育是“一课”,更是“一育”,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,应该深刻理解劳动与教育的关系,既要防止坐在教室里讲劳动,也要避免“有劳动无教育”的现象。在播种、浇水、施肥的农事劳动中,引导学生树立亲近自然、保护环境的自觉;在整理书包、扫地、做饭的家务锻炼中,让学生感悟如何为家人和朋友带去爱与幸福;在社区服务、公共设施维护等公益劳动中,让学生意识到幸福生活源于无数人的默默付出与坚守……劳动是教育的手段,以劳引育,避免为劳而劳、流于形式,劳动育人才能取得润物无声的实效。
劳动不只是体力的付出,更有助于内在价值观的生成和理性思维的提升。美好品德的培育、智力潜能的激发、健康体魄的锻造、审美水平的提升,往往都与特定的劳动场景密切相关。在劳动中讲述劳动者的感人故事,在学生心中播撒崇德向善的种子,这便是德育;在劳动中引导学生思考工具的工作原理并进行设计与改进,这便是智育;在劳动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美的构思与创造,提升学生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,这便是美育……从这个意义上讲,劳动教育不是孤立的教育形态,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。
下一篇:最后一页
X 关闭
-
网评:寓教于劳,育才于勤-世界简讯
网评:寓教于劳,育才于勤 来源:人民日报 作者:丁雅诵 走进校园农场,挥锹铲土、提水浇灌,种下绿
-
天天报道:“夜经济”催生中国消费新“夜”态
题:“夜经济”催生中国消费新“夜”态新华社记者宋瑞下班后,不少职场年轻人在咖啡摊、茶点铺、“办公零食区
-
兴宾区农业农村局乡村科技特派员开展夏季送服务活动
桑蚕产业是兴宾区桥巩镇、七洞乡、平阳镇等重要支柱产业,在兴宾区脱贫攻坚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,是有效巩固
-
中宁开通“微公交”方便偏远山区群众出行_环球百事通
“过去,徐套乡和喊叫水乡的群众出行非常困难。现在政府开通了‘微公交’,我们去县城看病方便了,出行更便
-
世界快资讯:“我爸是人大代表”,警方通报
“我爸是人大代表”,警方通报6月1日,有网友爆料称,浙江绍兴一男子被警方传唤过程中叫嚣“我爸是人大代表
-
卖25880元起的茵未T5电动踏板,我凭什么选他?
一台民用等级的电动踏板车能卖多贵?开始我只认识台铃、雅迪、小刀电动车,1899元的价格搞一台回家代步,也